我任职的地方叫茶庵村,一个面积仅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62人的小行政村。管理的地域虽小,却是大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千万分之1.6;服务的人口虽少,却也承载着320个家庭的诉求和梦想。围绕茶庵的“小梦想”,依托党建,我们正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公仆意识,从细微处树立村两委干部良好形象。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干部队伍,谈何“茶庵梦”的实现。因此,村两委从制度建设入手,小到遵守上下班时间、接待群众用语,大到严格财务纪律和重大项目集体会商等,都从制度高度予以明确,要求干部自觉遵守。并督促干部8小时内外注意个人形象,不参与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不进入高消费场所和购买佩戴过分奢侈品,下村办事能步行的不骑车,能骑车的不开车。杜绝“官本位”、“朝南坐” 思想,避免被贴上被污名化的基层干部预设标签,而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
二是加强团队意识,从激发普通党员积极性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如今的农村工作已不同以往“收收公粮、抓抓大肚子”这么简单,往往涉及大型工程、拆迁等重大项目,村里一个小矛盾得不到妥善调处,往往影响巨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仅靠几个村干部是不够的。因此,对党员的要求也不能停止于“开会举举手”这么简单了。而是需要依靠平时的不断沟通、经常教育,引导普通党员积极参与到村务管理和村级发展事业中来。利用党员在周边群众中的影响,使每一个普通党员成为各类政策的宣传者、村级发展的参谋者、各项工作的示范者、正确决定的拥护者。
三是注重群众意识,最大程度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路线”不能仅仅写在文件上和挂在嘴上,茶庵村要求干部对重点人群和弱势群体随访,对普通群众走访,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打破群众“干部无事不登门”的思维。同时,开通短信平台,向群众发送节日问候、天气提醒、台风洪涝等灾害预警、健康小知识等,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和问候,小小举措,受到了朴实群众的欢迎。也为将来的拆迁和重大项目推进等涉及村级发展的大事打下良好伏笔。
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8600万党员的不断探索下,13亿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下,“中国梦”将不只是个梦。
(作者系新北区新桥镇茶庵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 丁欢庆)